“元宇宙”的概念非常火,那到底是什么意思,和现实生活中又有什么联系呢?很多人被元宇宙这个概念所吸引去购买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希望能够在虚拟世界中成为亿万富翁,今天就来详细分析一下比特币的买卖在现实生活中是否受到法律保护。
元宇宙就是指通过互联网和硬件终端,将用户连接起来进入一个广阔而永续的虚拟现实之中。这个世界既可以有现实生活中的东西,也可以有虚拟的新的创造物。简单而言,大家可以想象商场中的VR游戏,人们可以通过佩戴装置去看到、听到、触摸到一个新的五彩斑斓的世界,而比起游戏中画面而言,元宇宙的范围更广,而不存在既定好的程序,大家可以随心所欲的创造。
而在这个虚拟世界之中,比特币将成为新的一般等价物,即我们所谓的“货币”。对于现实生活而言,这种比特币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获得,即所谓的“挖矿”。而对于不会算法的人而言,想要获得比特币的最便捷的途径就是购买。
目前,最为出名的比特币身价已超过十数万元人民币,购买比特币要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呢?
首先,必须声明的是,在我国比特币并不是“货币”,不具有一般等价物的价值,不可以作为货币在市面上进行流通。与此同时,银行等金融机构也不可以发行或买卖比特币,也不可以为比特币定价或提供中介平台,以保证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其次,由于比特币不是货币,并且其单价过高,且价格波动范围过大,因此根据《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的相关规定,比特币的交易和登记已经被纳入了我国反洗钱监管体系。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个人购买和持有比特币都是违法行为呢?答案是否定的。
对于持有比特币而言,虽然监管机关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在较大程度上限制了数字货币的发行融资和公开交易,但是,对于个人持有、“挖掘”比特币的行为并未加以严格限制。例如杭州互联网法院的判决就承认了比特币作为虚拟财产的地位,其具有商品属性,应该对其产生的财产价值予以肯定性评价。而对于比特大陆等知名生产比特币的挖矿企业,他们的正常产生产经营在我国也不会受到限制。个人想要购买比特币作为虚拟财产进行收藏,是完全合法的。
那么,既然可以购买,关于比特币买卖的合同效力又如何呢?
一般而言,可以通过《民法典》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的规定来判断合同是否有效。但是对于数字货币交易而言,由于目前尚未出台法律、法规对其效力进行规范,因此其合法性和有效性仍然有争议。
就金融机构、支付机构而言,前述公告和通知虽然不属于法律或者行政法规而仅仅是行业规定,原则上不属于否定合同效力的法律依据。但是鉴于比特币的融资发行、交易对可能会对我国金融秩序乃至社会稳定可能造成巨大冲击,因此我们认为,任何组织、个人与金融机构、支付机构等从事数字货币交易、发行等相关行为,在法律上应当被认定为无效。
但是在金融机构、支付机构以外的普通民事主体之间的数字货币交易活动是否有效,司法实践中却存在不同的处理态度。
· 有部分法院认为数字货币交易行为属于《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和《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明令禁止的行为,因此该交易不应受法律保护,个人的比特币买卖合同无效。
但是,也有法院认为,“法无禁止即可为”,虽然比特币不是由官方发行的货币,但是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禁止当事人进行比特币的投资和交易。普通个人之间进行比特币买卖,不属于数字货币融资发行,并没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因此该合同合法有效。
律师提醒,我国法律关于合同效力的认定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法律实践中一般也会尽力维护交易稳定,不会轻而易举地否定合同的效力。但是,对于比特币等可能对我国金融秩序、社会安宁等产生巨大冲击的新兴事物,我国的监管态度可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变化,因此法院的司法裁判尺度也会相应调整。虽然目前部分法院任何比特币交易的合法有效性,但是在目前国家监管机关对数字货币的政策态度日渐收紧的情况下,大家还是需要谨慎对待,理性投资。
(作者:徐晓妍 盈科律师事务所王贝贝律师团队)